追憶一位梅山在地的
台語歌謠作曲家--陳燦煌 本文作者 蕭義崧
(背景音樂:懷念的流星)
三、四十年前住在梅山街上的人有一種幸福,就是梅山鄉公所在廣播之前,往往會先播出一首很動聽的曲子:懷念的流星,這首曲子的旋律是如此地優美,播出時天籟般的美妙音符,飄散在梅山街上,甜美的歌聲使人們的心頭產生甜美的共鳴,因此接著的乏味廣播內容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麼乏味了。有一位老一輩的人曾告訴我,當年因為期待能夠聽到這首動聽的歌曲,心中都一直盼望鄉公所能夠常常廣播。
懷念的流星是一首1960年代的老歌,距今已經快50年了,由陳燦煌作曲作詞,是他創作的諸多歌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陳燦煌(1933-1969)世居梅山,是當時居住在梅山街上的一名賣布商人,也兼做一些山產生意。雖然為了生活,從事商業買賣以養家活口,然而他對音樂卻有一股無法遏抑的熱愛,晚上閒暇時往往以彈奏音樂來作為消遣。後來他號召了一群對音樂有興趣的朋友約十餘人,組成一個小型樂團。有的拉小提琴,有的吹薩克斯風,有的敲低音鼓,陳燦煌本人彈奏手風琴,雖然他也精通很多樂器,例如小提琴、薩克斯風、吉他等等,但在樂團中仍以彈奏手風琴的時候居多。
每當華燈初上夜色來臨之際,這個小型樂團就開始他們的演奏活動,各種樂器交織成動人心弦的樂音,響徹在夜色籠罩的梅山街上。每當他們的樂團在演奏時,總是有一大群人圍觀欣賞,演奏者和聽眾,都一齊陶醉在琴韻歌聲之中。
這是四、五十年前梅山街上最動人的風景之一,到現在仍留存在老一輩梅山人的記憶之中。
三十歲之後,陳燦煌開始創作台語歌謠,不但作曲,還兼寫歌詞,甚至連編曲也一手包辦。從他的手稿來看,至少寫了二十四首台語歌謠。如附表,其中有十五首他還兼寫歌詞。
可惜他英年早逝,37歲那年就去世了。因此他真正創作這些歌謠的時間只不過短短幾年而已,以這麼短的時間而言,如此的創作量是驚人的。如果不是他去世得太早,相信將會留下更多更豐富的作品。他在去世的前幾年,曾經將其作品中的三首委請唱片公司灌錄成唱片並在市面上發行。這三首是:懷念的流星、 追想夢 和 等待相會時。
劉第鐘先生曾憶及當年他去台北或高雄做生意時,常聽到他的客戶用唱片播放 懷念的流星 這首曲子,並告訴他:「這首歌真好聽!」
這時他就會很驕傲地回答:「這首歌是我們梅山人陳燦煌作曲作詞的!」
由於唱片的發行,當年台北、高雄等大都會地區,這首歌曲都有不少人聽過而且大受好評,也因而使劉地鐘先生以及其他的梅山人到外地時,都能感受到身為梅山人的驕傲。
只是當時唱片雖已發行,但尚未來得及打歌宣傳,陳燦煌即遽然去逝,以致於這首歌雖然極為動聽,卻未能普及於台灣的大部分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竟然讓這首優美的曲子:懷念的流星淪於幾乎湮滅的地步!一首人人稱讚,曾經讓梅山人引以為傲的動聽歌曲,最後竟然幾乎從人間消失,這樣的結果相信身為梅山人的我們都不能接受!
這首歌的旋律實在太優美了!明快的節奏中帶著一種感傷,描述對情人的思念,想念情人的思緒在旋律中充分表露無遺,實在是一首上乘的作品,凡聽到的人幾乎都驚為「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有一些老一輩的梅山人至今還在傳唱這首歌,至今算起來已經40多年了!這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優質的歌曲才能讓人們傳唱這麼久!據專家統計,一般創作出來的歌曲,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傳唱超過30年以上的根本百不得一,也就是不到1%,事實上大多數的歌曲創作出來之後不到兩年就被淘汰掉了,也就是人們認為流行過了,不想再唱了。
研究台灣歌謠的專家大都認為,一首流行歌曲至少要傳唱30年以上才能稱為民謠或鄉土歌謠,例如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等歌曲於1930年代剛創作出來時固然是流行歌,但因為很受歡迎而傳唱至今,因此這幾首歌曲早就成為台灣民謠了。尤其是望春風這首歌,因為太受歡迎,被很多人稱為「台灣國歌」。
懷念的流星這首歌既然已被老一輩梅山人念念不忘傳唱了40多年,如按上述說法,應可稱為梅山地區的民謠了,以梅山地區創作的老歌來說,在這裡並找不到比這首更受人歡迎的歌曲,所以如果稱此曲為「梅山鄉歌」誰曰不宜?
研究台語歌謠的專家像鄭恆隆等人,都一致同意: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四季紅、南都夜曲、河邊春夢、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粽、杯底毋通飼金魚、秋怨、淡水暮色等約70首,應毫無疑問可列入「一百首第一流台語鄉土歌謠排行榜」之中。至於其他30首,要列入哪些歌曲,則各家說法紛紜,並不一致。不過至少 懷念的流星 以其優質的程度,應可列入這一百首台語鄉土歌謠排行榜之中,因為這首歌曲不但歌詞寫得好,旋律的感動力也很強,並不輸排行榜中的歌曲。因此若是 懷念的流星 這首歌未能列入一百首排行榜中,那將是最大的遺珠之憾!
八年前梅山文教基金會曾舉辦過「陳燦煌台灣歌謠創作曲音樂會」,由於經費不夠,無法請歌星來演唱 懷念的流星,只能請一位大學女生以聲樂的唱腔演唱這首歌曲,事後覺得效果不好,顯然還是由陳燦煌調教出來的女歌手賴美丹唱得最好!在那場音樂會中,最後用唱片播出賴美丹演唱的 懷念的流星,甜美的歌聲使觀眾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為音樂會畫上完美的句點。
三首出過唱片的歌曲當中,另外兩首是 追想夢 和 等待相會時,其實旋律也都很流暢優美,如果能另請第一流的歌手來演唱,相信效果會更好。等待相會時是由陳燦煌本人演唱,我們必須承認,作曲家不見得就是好的演唱者,例如鄧雨賢雖然創作了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四季紅等著名的歌曲,但並沒有自己去唱,而是另由專業歌手來演唱。
在八年前的陳燦煌音樂會中,還有另外三首他創作的曲子:流浪的少女、無緣的請原諒 及 梅山之戀,以鋼琴演奏的形式首次在音樂會中發表,旋律也都非常流暢優美,這是外界第一次聽到這三首歌曲的旋律,在這之前這三首歌只是寫在他的五線譜筆記本中,並未曾對外發表過。要不是他過世太早,相信他也會陸續將這些歌曲整理委請歌手演唱,並灌錄成唱片。
他的五線譜筆記本中除了音樂會中發表的6首之外,尚有18首,我們相信大多數一定如同上述6首那樣,曲風優美,動人心弦。但是他過世了,因此總共還有21首歌曲至今已40多年了,卻依然躺在他的五線譜筆記本中,未能對外發表,讓外界知悉,真是太可惜了!
這是誰的損失呢?我相信不但是梅山人的損失,也是嘉義人的損失,更是台灣歌謠界的損失。
雖然嘉義縣的每一鄉鎮都不乏畫家和書法家,然而作曲家卻有如鳳毛麟角一般,非常罕有。就台灣歌謠來說,只有梅山鄉曾經有過像陳燦煌這樣的台灣歌謠作曲家,其他的17個鄉鎮則完全從缺!這不是梅山人的驕傲嗎?
再以全縣的角度來看,讓我們來觀察1980年代之前台語歌謠重要的作曲家,所謂重要是指必須要有傳世之作,也就是要能創作出經典的鄉土歌謠;至於限定在1980年代之前,是因為必須至少要經過30年才能看出其作品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就是說1980年代之後的作品是否有價值尚無定論,因此創作這些作品的作曲家在此不列入討論。在這兩個前提之下,其實台語鄉土歌謠重要的作曲家只有以下十幾位:
鄧雨賢(桃園縣龍潭鄉,代表作:望春風)、陳秋霖(台北,代表作:白牡丹)、蘇桐(台北,代表作:農村曲)、姚讚福(台北市,代表作:悲戀的酒杯)、吳成家(台北市,代表作:港邊惜別)、楊三郎(台北縣永和,代表作:望你早歸)、張邱東松(台中縣豐原,代表作:燒肉粽)、王雲峰(台南市,代表作:補破網)、呂泉生(台中縣神岡鄉,代表作:杯底毋通飼金魚)、許石(台南,代表作:安平追想曲)、洪一峰(台南縣鹽水,代表作:淡水暮色)、吳晉淮(台南縣柳營,代表作品:關仔嶺之戀)、黃敏(台南,代表作品:碎心戀),由此可以看出,沒有一位是籍貫嘉義縣的作曲家。(註)
幸虧嘉義縣出了一位作曲家陳燦煌,創作了一首極為動聽的代表作:懷念的流星,使得嘉義縣在優質的台灣歌謠創作領域中並沒有缺席!就這個觀點來看, 陳燦煌何止是梅山人的驕傲,也是嘉義人的驕傲!
上列的台語重要歌謠作曲家中,已有幾位由政府為其設立銅像並建紀念館,例如鄧雨賢和吳晉淮。吳晉淮的銅像立在關仔嶺公園,銅像旁的地面上,刻著 關仔嶺之戀 這首歌的歌詞和歌譜。而吳晉淮的紀念館則建在其故鄉柳營。如果拿陳燦煌的 梅山之戀 與吳晉淮的 關仔嶺之戀 做比較,就會感覺前者並不比後者遜色,兩者曲風不同,但各有千秋。八年前的陳燦煌音樂會,曾以鋼琴演奏的形式發表 梅山之戀 這首歌,聽起來旋律也很優美流暢。在他的五線譜筆記本中,梅山之戀不但有歌譜,也有歌詞,連前奏和間奏都寫好了,這就表示他已在進行將此曲灌錄成唱片的準備工作,無奈天不假年,讓這位才華絕不輸給吳晉淮的音樂天才遽爾逝去,悲夫!
並無來相辭 恬恬做伊去 心愛的彼個人 到底去叼位
孤單無伴在等伊 寂寞月晚暝 天邊海角消失去 彼粒的流星
期待回來 期待回來 懷念的流星
這是由陳燦煌自己作詞的 懷念的流星 第一段歌詞,每次當我在播放CD,聽賴美丹唱這一首歌,唱到 彼粒的流星 時,就不禁感慨到無法自己,陳燦煌短暫的生命,本身就彷彿是一顆流星呀!而他創作出這些優美動人的歌曲,豐富了我們的精神層面,就好像流星發出的光和熱照亮了寂寞的夜空,而流星自己卻殞落了!
相信人們將會懷念這顆流星,並記得他曾經發出的光和熱!
﹤附表 ﹥ 陳燦煌創作的台灣歌謠
1. 懷念的流星 2. 追想夢 3. 等待相會時
4. 梅山之戀 5. 無緣的請原諒 6. 流浪的少女
7. 由原情纏綿 8. 懷念的情歌 9. 真真氣死人
10. 流浪歌唱 11. 給天下無情的女性 12. 絕情的批信
13. 媽媽喲請原諒 14. 姻花怨 15. 不回的戀夢
16. 相思恨 17. 歡樂青春 18. 我為彼之唱
19. 恨別離 20. 夜半深更時 21. 迷戀的港邊
22. 生死戀 23. 不是我無情 24. 漂浪的海鳥
註:其中 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粽、杯底毋通飼金魚 這4首號稱戰後四大名曲。在所有台語鄉土歌謠中,很多研究專家認為旋律最優美感人者為 望你早歸,歌詞最優美者為 淡水暮色,而義大利的聲樂家卻最喜歡 杯底毋通飼金魚 這首曲子。補破網、燒肉粽 這兩首見證戰後台灣社會的蕭條景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