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語好詩何處尋?                          

           兼談詩的感動力及台語詩的困境 蕭義崧

       一首真正的好詩感人至深,例如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錄其前三句)

    不愧是詩仙李白,此詩氣勢澎湃奔放,但在奔放中又帶著一種無常的感傷:早上還是黑髮,到了晚上竟然變成白髮了,形容人生苦短。朗讀此詩,豪放和感傷交疊,激盪著我們最深處的靈魂,使我們深深受到感動。

   再看蘇東坡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錄其前半段)

   本詩大多數人都允為宋詞中最登峰造極之作。有論者說一開始蘇東坡一連兩個提問,問明月何時出來,問天上的仙界今年是何年,是神來之筆;他又創造了一個詩意的奇幻空間,在其中舞動身影,想回去天上的仙界,卻又怕禁受不住天上的高寒,使讀者的心思,也跟著這首詩在天界、人間之中馳騁著,而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詩意。

   但我覺得無論如何分析,都無法說明本詩為何有如此美極的意境,如此地感動人心。這就像大家都知道在西洋古典音樂中,莫札特創作的音樂旋律最為優美。但絕對沒有人能夠從他的音樂中,用分析的方法來說明為何他的音樂如此優美。藝術不像科學,是不可分析的,我們只能說他的音樂如此優美,是因為莫札特是不世出的音樂天才!

   同樣地,蘇東坡這首水調歌頭,讀來飄逸空靈,讓人深受感動,也是因為蘇東坡是不世出的文學天才!至於其餘的分析和解釋都是多餘的。

   那麼台語詩能找得到像以上這兩首如此的好詩嗎?這兩首詩境界太高,若以這樣的高標準來要求台語詩,當然是過於苛求,但若以唐詩三百首的標準來看,其實有不少台語詩的感動力並不下於唐詩三百首

   尋找台語好詩,一般人一定會認為當然要從台語詩人的著作中著手,但我認為從台語歌曲的歌詞中尋找,反而是一個更好的方向,因為有很多台語詩人受到現代詩的影響,作品早就不押韻了。而一首不押韻的詩,必然失去詩的音樂性,因此只能稱為分行的散文而已,已經不再是詩了。

   相對於台語詩人的作品大多不押韻,台語歌曲的歌詞則大多數都押韻,所以我相信其中ㄧ定隱藏著很多台語詩的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誠然其中大多數歌曲的歌詞都很平庸,甚至有些還鄙俗不堪,但也有少部分歌詞很有深度,例如「淡水暮色」就是一例:

日頭將欲沉落西 水面染五彩
男女老幼在等待 漁船倒返來
桃色樓窗門半開 琴聲訴悲哀
啊!幽怨的心情無人知

 

朦朧月色白光線 浮出紗帽山
河流水影色變換 海風陣陣寒
一隻小鳥找無伴 歇在船頭岸
啊!美妙的啼叫動心肝

  淡水黃昏帶詩意 夜霧罩四邊
教堂鐘聲心空虛 響對海面去
埔頂燈光真稀微 閃閃像天星
啊!難忘的情景引心悲

 這首詩的意象非常豐富:落日、漁船、小鳥、夜霧、琴聲、桃色樓窗、寒冷的海風、稀微的燈光、朦朧的月色、閃爍的星光。整首詩讀起來,心中就浮現出一幅聲光交疊的美麗畫面。

在夕陽西下,餘暉將水面染成五彩的淡水河邊,所有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在急切等待漁船回來,漁船中的人也許是他們的丈夫,或者是他們的兒子,或者是他們的父親。這場面是多麼地溫馨啊!而畫中的桃色樓窗傳出的幽怨琴聲,也讓人感染到一種淡淡的感傷。

接著矇矓的月亮從紗帽山浮上來了,河水又變化出不同的顏色,海風越來越冷,一隻歇在船頭的孤鳥不斷地啼叫著,觸動人們的心思。接著夜更深了,霧也越來越濃,遠處傳來的鐘聲給人孤寂的感覺,天際的燈光微弱地閃爍著,像天上的星星。

這不是一首唯美的好詩嗎?還有什麼樣的畫面會比這首詩所描述的更美?難怪淡水暮色被大多數台灣歌謠研究家認為是早期台灣歌謠中歌詞最優美的一首,其優美的程度可直追唐詩三百首中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是唐朝 詩人張繼所作唐詩三百首中是很有名的一首,一千五百年來為很多人所喜愛,也是日本人在所有唐詩中的最愛,張繼因作了這首著名的詩而名留千古。

    所以我相信葉俊麟創作了這首淡水暮色,也一樣會名留千古,因為除了這首詩的優美程度不遜於楓橋夜泊之外,它也美化了台灣北部的一個海邊小鎮

   實際上,淡水鎭各界人士,早就將這首詩刻在很大的石碑上,矗立在淡水海邊了。淡水暮色整首詩美化淡水小鎮的程度,更勝於花費數千萬元所建造的淡水漁人碼頭十倍,因為嘉義東石海邊一樣也可以仿造出一個東石漁人碼頭,台灣所有的海邊都可以建造漁人碼頭,唯有淡水暮色這首詩,別的地方無法仿造。

   因此淡水在人們的心目中,將會永遠停格在淡水暮色這首詩所所描繪的溫馨且詩意的畫面上,再加上洪一峰為這首詩所譜的曲子極為優美,詩和音樂的雙重效果,使得淡水暮色這首詩用唱的比用朗誦的,其感動力更是加倍!

    葉俊麟先生除了這首淡水暮色之外,尚有許多其他優秀作品。例如為人所稱道的男兒哀歌

   船螺聲音交響著酒場小吹聲。

  港都又是船入港,回復歡樂影。

       酒是不倒來嗎?無醉我不行。

  你我乾杯驚什麼?何必著來驚

  你和我不過是同款的運命

     ………… (錄其前五句)

   讀來感情澎湃,頗有李白將進酒的豪氣和感傷,是台語詩的優秀之作。

   除了葉俊麟之外,尚有周添旺、李臨秋和陳達儒,都是有名的台灣歌謠作詞大師。如上所述,好的歌詞其本身就是一首好的台語詩。因此這三位作詞家必然也有很多好詩隱藏在其歌詞之中,有待我們去發掘。

  上文已經說過,有很多台語詩人受到現代詩的影響,作品不押韻。不過也有少數作品是有押韻的,從這些押韻作品中,我也找到不少好詩。例如宋澤萊這首「若是到恆春

     若是到恆春 著愛落雨的時陣

   罩霧的山崙 親像姑娘的溫純

 

   若是到恆春 愛揀黃昏的時陣

   你看海墘的晚雲 半天通紅像抹粉

 

   若是到恆春 著愛好天的時陣 
   出帆的海船 有時遠有時近

 

    若是到恆春 免揀時陣

   陳達的歌聲若唱起 一時消阮的心悶

 

  這首詩應列為台語詩的經典之作!詩中所呈現的恆春,是多麼的唯美啊!在不同的時刻,例如濛濛細雨時,或是夕陽西下時,有時恆春像清純的姑娘,有時又會濃妝豔抹;天氣好的時候,近的遠的船隻點綴在海面上,構成ㄧ幅美麗的風景。

 

  最後一句是神來之筆,提到陳達的歌聲,使人忘掉煩憂。於是陳達一面彈著月琴,一面用飽經滄桑的唱腔吟唱的畫面浮現出來了,這是恆春曾有過的最獨特而感人的風景!

 

  因此恆春就停格在這樣美麗的畫面上了:濛濛細雨時的清純,黃昏時的濃妝豔抹,遠遠近近點綴在美麗海面上的船隻,並迴盪著陳達的歌聲,這不是一幅很唯美的畫面嗎?即使千百年後,恆春古城牆因不敵歲月的摧殘而倒塌了,但這首若是到恆春一定還會傳誦下去,而恆春也會因此永遠是一個帶著詩意的美麗小鎮。這就是詩的力量!

 

   除了宋澤萊這首「若是到恆春」之外其他的台語詩人也有不少經典之作。例如林央敏的「看見鄉愁

 

   細漢時陣,鄉愁是ㄧ首詩

   寫置一本古冊裡

   天涯浮雲遮著故鄉落日

   流浪的馬車長長一聲

   變做四四角角的形影

   ……………………(本詩共16句,錄其前5句)

 

   這是多麼美的一首詩啊,既有音樂的節奏,又有豐富的意象!還有路寒袖春天的花蕊,這首詩太有名了,已經被譜成曲子。林建隆菅芒花的春天,在美美的氛圍中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感傷。還有其他很多首,因篇幅所限,在此無法一一介紹。

 

   好詩有三條件,首先要有感動力,其次必須押韻,第三是不可有僻字。沒有感動力就絕不會是好詩。如上所述,淡水暮色若是到恆春這兩首詩,分別營造出兩個詩意的小鎮,這就是詩的力量!而詩的力量正是來自於詩的感動力。

  再談詩的押韻問題,現代派的詩人幾乎都主張不必押韻,理由是押韻會阻礙他們的詩思或想像力,所以他們所作的詩幾乎都是不押韻的。結果是造成現代詩無法為社會大眾所接受,這些詩人所出版的作品集也因此滯銷了,能賣出去的少得可憐。

 

   詩是需要經營的,不是單憑天馬行空的詩思,就可以成詩,寫成詩稿之後,必須再加以精鍊,包括詩句本身的精鍊和句子的押韻,這樣朗誦時才會有音樂的美感。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非常動聽,但以他這樣的音樂天才,在作曲時也是經過無數次的修改才定稿。同理,不管是多麼有才華的詩人,如果一首詩不精練成押韻的形式就發表,就好像一位營建商,房屋建成之後,只有粗胚還沒裝璜就推出一樣,一定欠缺美感。欠缺美感的詩又如何能感動人呢?

 

   最後談詩的僻字問題,詩最忌有僻字。唐詩三百首為何能深入民間?原因就在於用字大都很淺易,再加上押韻,讓一般人都能朗朗上口。但這三百首中,也有少部份的詩是有僻字的,例如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其中是罕見字,一首詩若是用了罕見字,每當吟到這個字時,必定心中打結,以致詩的美感被破壞了。其實這首詩的意境是很美的,可惜被」一個字拖累了!

     台語詩碰到的困境就是類似這樣的情況,有百分之三十的台語有音無字,無法用漢字表達。譬如台語「足ㄢˇ」 (很緊)的「ㄢˇ」、「歪哥ㄑㄧˇ ㄘㄨㄚ˙」的「ㄑㄧˇ ㄘㄨㄚ˙」等等都找不到漢字可寫,這類例子不勝枚舉。有些作者只好到康熙字典中找一些僻字來代用,這種僻字除了作者之外沒有人看得懂,這首詩當然也就失去感動力了。

 目前為了台語如何書寫的問題,共有三派:漢文派、羅馬拼音派和漢羅混用派。漢文派主張所有的台語都應使用漢字來書寫,遺憾的是有很多台語有音無字,這一派的作者只好創造了許多大家看不懂的怪字來代用。

羅馬拼音派主張用羅馬拼音來書寫台語,但此派最不能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原因之ㄧ是台語有七個聲調,而且同一個字的聲調會隨時因詞句的不同而改變,例如「站長」和「車站」的「站」,聲調就不同。羅馬拼音為了因應台語這種特有的轉音問題,規定每一個音都有「本音」和「轉音」,以致弄得複雜不堪,要學會羅馬拼音書寫台語變得極為困難。

漢羅混合派主張以漢字為主書寫台語,剩下百分之三十無法以漢字書寫的台語使用羅馬拼音。但西方字母和東方的方塊字並列,使人感覺很不搭調,台語學者洪惟仁曾對他的中文系學生作過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不能認同使用「漢羅混用」的方法來書寫台語,理由是很難看。

當然很難看!西方的蟹行文字和東方的方塊字擺在一起,其不倫不類可想而知!我認為解決台語書寫的困境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漢平混用」!也就是將全部有音無字的台語,使用日文平假名來表達,問題即可全部解決!

例如最近報紙刊登一首詩,記載一則溫馨的故事,詩題是「阿爸的卡赤屏」,乍看之下一定不懂,要想一會兒才知道原來詩題的意思是「爸爸的背部」,卡赤的發音是ㄎㄚ ㄐㄧㄚˋ。台語的「背部」寫成「卡赤屏」不是很怪嗎?某些有音無字的台語硬要找漢字來代用,結果看起來都會很怪!

其實只要將「阿爸的卡赤屏」寫成「あ爸的かちァ屏」問題即可解決,因為平假名和漢字一樣,本身也是方塊字,因此和漢字混合在一起顯得很搭調,而且因為平假名有草書的優美,因此詩題看起來高雅多了

平假名是世界上所有的字母中最優美的一種,因為它獨具草書的美感,如果所有的台文採取「漢平混用」的方式,則不但解決了書寫的困境,並且大大地提升所有的台文-包括台語詩以及台灣文學的高雅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w2011 的頭像
    shaw2011

    shaw的妙悟之樂部落格

    shaw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